资讯动态
新闻资讯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
  • 秋冬养生防病

    中医认为,秋冬应顺应自然,早睡晚起,保养精气。若过度思虑或熬夜,会导致心火亢盛于上,不能与下焦的肾水交融,从而出现心烦、失眠、多梦。

    日常防护:规律作息,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。睡前远离手机,可用温水泡脚,听一些舒缓的音乐,让心神安宁。

    另外,穴位是人体气血交汇的枢纽,自我按摩或艾灸以下穴位,能有效激发经气,防病保健。

     

    1.足三里(健脾强身第一要穴)

    取穴:屈膝,膝盖骨外侧凹陷(外膝眼)下四横指。

    功效:燥化脾湿,生发胃气,是强壮保健的要穴。所谓“常按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。

    方法:每日用拇指按揉3—5分钟,以感觉酸胀为度。体质虚寒者可配合艾灸,温暖周身。

     

    2.合谷穴(镇静止痛,防治感冒)

    取穴: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(俗称“虎口”)。

    功效:通经活络,清热解表。对于感冒头痛、牙痛、面瘫等有良好效果。

    方法:用对侧拇指按压,力度稍重,每次2—3分钟。孕妇慎用。

     

    3.大椎穴(振奋阳气,抵御外邪)

    取穴:低头时,颈后最突出的骨头(第七颈椎)下方凹陷中。

    功效:大椎是“诸阳之会”,艾灸或按摩此穴能显著提升人体阳气,有效预防和缓解风寒感冒、颈椎病。

    方法:洗澡时用热水冲刷此部位,或艾灸10—15分钟,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。

     

    4.涌泉穴(引火归元,安神助眠)

    取穴:蜷足时,足底前部的凹陷处,约当足底2、3趾噗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凹陷中。

    功效:肾经的起点,能引上越的虚火下行,对于秋冬失眠、咽干、足冷有奇效。

    方法:每晚睡前用手掌搓脚心,直至发热;或用温水泡脚后按压此穴。

    河南库歌职业培训学校(变更为河南库歌职业培训学校股份公司

    备案/许可证号为:豫ICP备16027912号

    河南库歌职业培训学校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:2293388367@qq.com